姓 名:馬永亮
所在單位:大氣污染控制教研所
職 稱:副高級
職 務: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
教育背景
1991.9-1994.10 清華大學環境工程系 碩士
1983.9-1988.7 清華大學環境工程系 學士
工作履歷
1988.07—1991.09 北京華都啤酒廠
1994.10—1996 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,助教
1996.05—2002.12 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,講師
1997.03—1998.03 英國Leeds 大學環境中心,訪問學者
2002.12—2011.01 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,副研究員
2011.01—現在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,副研究員
教學:
主講本科生《大氣污染控制工程設計》
學術兼職
中國環保產業協會廢氣凈化委員會副主任委員,副秘書長;
中國環境學會大氣分會副秘書長;
《中國環保資訊》編委;
研究領域
近年來在大氣細顆粒物特征研究、大氣污染綜合防治規劃、粘性顆粒物的捕集技術、煙氣脫硫除塵技術、電除塵理論與技術、飲食油煙污染控制等方面開展大氣污染防治相關研究,承擔或參加完成多項國家科技攻關課題、國際合作項目、橫向技術服務等項目,發表科研論文70余篇,申請國家發明專利6項,目前參加國家863項目課題兩項。
研究概況
近年來承擔完成的主要課題:
工業燃煤鍋爐回收型氧化鎂法煙氣脫硫技術與設備(2007AA061703),十一五863重點項目課題,課題負責人。
油煙VOCs與油霧同時去除技術研究(2006AA06A310),十一五重大項目課題子課題,子課題負責人。
溫州沿海產業帶環境承載力研究暨規劃環評,溫州市人民政府委托,大氣部分負責。
燒結機頭煙氣氧化鎂濕法脫硫產物回收技術,橫向技術服務,課題負責。
佛山市復合型大氣污染機理研究,佛山市環保局委托,課題負責。
開封市汴西新區總體規劃環境影響評價,開封市環保局委托,課題負責。
廣佛區域大氣顆粒物區域性污染特征研究,佛山市環保局委托,課題負責。
北京市順義區區域戰略環境影響評價,北京市環保局委托,大氣部分負責。
北京西南部地區區域環境影響評價研究,北京市環保局委托,大氣部分負責。
寧波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環境影響評價,寧波市人民政府委托,大氣部分負責。
學術成果
出版著作:
煙臺市大氣污染綜合防治研究,山東省環境科技獎三等獎(第1完成人),2003年;
煙臺市大氣污染綜合防治研究,煙臺市科技進步獎三等獎(第1完成人),2004年;
寧波市經濟社會發展環境承載力與環境保護對策研究,環??偩汁h境保護科學技術獎二等獎(第4完成人),2007年;
大氣顆粒物及其前體物排放與復合污染特征,教育部自然科學獎一等獎(第5完成人),2008年;
特大城市空氣質量改善理論與技術及其應用,教育部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(第8完成人),2009年
徐康富,馬永亮,常新蓮,郝吉明. 生物質型煤工業開發試驗研究,環境污染與防治,Vol.24, No.5, 2002
陳開平,馬永亮,傅立新,郝吉明. ISC長期模型在煙臺市空氣污染控制規劃中的應用,上海環境科學. Vol. 21 No.8. P494-512
張楷,馬永亮,徐康富. 飲食油煙控制設備技術現狀分析, 重慶環境科學. Vol. 25, No.24, p55-58。
楊復沫, 馬永亮, 賀克斌. 細微大氣顆粒物PM2.5及其研究概況. 世界環境,2000(4): 32-34.
楊復沫, 賀克斌, 馬永亮, 張強, 余學春, 姚小紅, Chak K. Chan, Steven Cadle, Tai Chan, Patricia Mulawa.北京環境空氣中PM2.5的化學組成特征. 清華大學學報(自然科學版) 2002年12期, p1605-1608
申請專利、注冊軟件:
徐康富,郝吉明,馬永亮. 生物質型煤高壓成型設備及其成型方法(00120787.3)(已授權);
發明專利:
徐康富,馬永亮. 固媒體分區蓄冷/冷凝回收油氣及溶劑油的方法(01115516.7)(已授權);
徐康富,馬永亮,白永鋒. 一種氧化鎂濕法煙氣脫硫及產物回收新工藝(ZL03109805.3)(已授權);
徐康富,馬永亮,劉玉同,張戰朝. 一種氧化鎂煙氣脫硫及產物濃漿法氧化回收工藝(ZL200510086387.8);(已授權)
馬永亮,王子東. 一種高效去除油煙中油霧和VOCs的方法和裝置(200810116823.5),(已受理);
馬永亮,汪黎東,徐康富.一種高純度亞硫酸鎂的制備方法 (ZL200910080208.8), (已受理);
汪黎東,馬永亮,袁鋼.一種用于鎂法脫硫工藝的復合型金屬催化劑及其制備方法”( 200910089948.8)(已受理);
馬永亮,徐康富,汪黎東.一種氧化鎂濕法煙氣脫硫及產物自濃集的回收工藝 (ZL200910079787.4), (已受理);